校庆网站首页 新闻公告 大事记 我与河南大学 送祝福 捐赠项目 校庆动态 校庆日程 学术活动

大事记

当前位置: 校庆网站首页>>大事记>>正文

河大故事|以“美”育人馨满园

2022年10月25日
作者:    沙莎           资料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办公室有一盆栀子花,四季常绿,蝉鸣时节便会盛开,花朵洁白,芳香满屋。在我眼里,它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片片绿叶,展现出盎然的生命力,传递着喜悦与希望;朵朵鲜花,承载着日月轮换的守候与坚韧;幽幽清香,是荡漾在心间的惬意。

“美”常被看作一种感官体验,存在于感性世界,当“美”被发现、感受,就以独特的方式发挥着浸润功能,唤醒内心共鸣,滋养心灵成长。“美”的功能不仅如此,它还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相像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助推学校美育教育进入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行列,在深化理念认识、丰富教学形式、加快资源建设的同时,学校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优势,注重对活动通道、实践渠道、育人阵地的建设,为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美育提供了多样路径。

1.png

阅美于“文”:沿依文化脉络,激活美育新枝芽

盈盈春日,流苏轻撞新芽绿枝,圆袖摇曳间取一抹春色作景,定格汉服社在“花朝节”的芳华瞬间;摘一挽妙联为友,品味文学社在“国学知识大赛”中的气宇轩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追求适合青年身心发展的“花样”中不断生出新枝芽,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在寓教于乐的点滴中得以提高。

高校社团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的美育文化精品提供了载体。至善艺术团、“蒲公英”文化艺术服务团、清风剧团、棋类协会、书法协会、汉服社等20余个文化类社团,面向广大学生宣传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均180余项独具特色的精品活动不断推动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引领美、塑造美、传承美、弘扬美的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美育建设也离不开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赓续。河南大学“青年讲师团”“青春故事分享团”等大学生宣讲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四史”、党的创新理论等开展了100余场主题宣讲,青年学子在历史变迁中充分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民族精神底蕴,进一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2.png

悟美于“道”:搭建活动平台,塑造美育新环境

踱步大礼堂广场,会时常望见师生排练舞蹈时婀娜身影;朝夕流转,耳畔总会萦绕着学生们吟唱中外经典名曲的优美歌声、吹奏丝竹的悠扬乐声……伴随文化活动的生生不息,校园从学习生活的“栖息地”拓展为修身养性的“审美场”,受教育者也从被动感受变为主动参与,美育在青春的奋斗拼搏中实现成效叠加。

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为主要形式,紧扣学校百年历史传统和特色大学文化,打造了“国乐之约”大讲堂、舞台剧《星空》《绽放》、“我和我的祖国﹢我们都是追梦人”快闪等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作品和品牌活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了以美育人的覆盖面。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开展了《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音乐会》《香玉号》等巡演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高品质、多种类、深内涵的文化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以活动竞赛为依托,建立健全常态化学生艺术展演机制,坚守37年的校园歌手大赛使艺术与校园碰撞出无限朝气,吸引上千人参加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成为共享美、创造美、陶冶美的摇篮。

3.png

品美于“网”:拓展网络空间,建设美育新阵地

69期专题推送,15万余字,上百位“校园明星”,3季近20部短视频,全网超过10万的浏览量……“学‘习’有果”、“疫”无反顾、“乡”约青春等一系列专题策划掀起了深入青年群体取材、贴近学子喜好创作的热浪……青年原创文化精品工程在网络空间的全面推进,逐步开辟出美育发展的新阵地,成为“互联网+美育”的前沿探索。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美育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呈现出强大的爆发力和感染力,美育改革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也出现新的亮点和启示。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2019年起,学校先后组织策划了优秀人物专访栏目《出彩青年》、校园风采展《河大记——记录新时代河大风采》等品牌项目,以“多维度展示、立体化呈现”为工作主线,利用新媒体技术,结合青年青睐的短视频形式,将传统文字转化为多通道的视听形式,把思想引领融入丰富的人物、镜头、色彩、动作等画面中,通过多层次的感染熏陶,以分篇章的形式,讲清楚、讲细致、讲生动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文明风尚促进美育意义入脑入心入行动。

4.png

向美于“行”:联结社会需求,畅通美育新渠道

指尖滑动琴弦,支教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动听的乐声中互相慰藉成长心灵;经典豫剧唱响村前小广场,夏日乡间聚集起两代戏曲传承人……学校美育工作与社会志愿服务深度结合,为涵养青年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审美提供了新渠道,借助社会大课堂,青年又不断将美育成果外化于行、惠及大众。

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南大学每年有300余支团队深入乡村、企业、社区基层开展志愿服务,逾3000名师生在实践中感受时代之美、发展之美。文学院美丽乡村观察团追寻脱贫攻坚的铿锵脚步,走进淳朴静美的村庄,在近距离感受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成果后,进一步涵养了家国情怀,坚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社会实践团将河南大学美育建设的成效带出校园、带进基层、带向社会,有力彰显了在学校美育建设指引下青年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音乐学院姜帅佳同学组建的“溪梦”大学生青年戏曲公益团队将戏台“搬”回了农村,伴随着锣鼓声响起,《朝阳沟》《三哭殿》等经典剧目在伊川县轮番上演,传唱千年的美育盛宴又从校园飘向了乡村。美术学院“七彩绘”社会实践团、土木建筑学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奏响美丽中国最强音”团队利用绘画、建筑设计和规划等专业知识让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红色文化等元素登上多彩墙面、装进文化长廊、走入村民心中。在这场“双向奔赴”中,美育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青春的动感与活力。

一朵花开,溢出了一个春天的明媚;一声鸟鸣,衔去了一个夏天的葱茏。窗外,一层层的秋意,伴着流云舒展开来,从山川到平野,从街巷到校园,从眉目到心房……一季有一季的风光,一程有一程的景致,桌上的栀子花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孕育,朝着阳光的方向,自在生长,一生向美而行。

责任编辑:史晓琪

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网站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制作